小航母游戏文化浅谈:5G时代让我们聊一聊云游戏吧_电竞网

小航母游戏文化浅谈:5G时代让我们聊一聊云游戏吧

来源:电竞网 2023-06-10 13:06:05 电竞资讯

关于这个浅谈系列,小航母追求的是宽度而不是深度,希望能和喜爱游戏的玩家们像相识多年的老友,坐在烧烤摊上撸着串喝着啤酒,一起聊一聊有趣的游戏文化。

写这篇文章灵感来源于小航母吃一次吃KFC时候的经历,看见旁边桌三个小学生用一台平板电脑玩《黑暗之魂3》,而且貌似他们好像是一人一条命轮着玩的模式。然后一个小男孩就对旁边的小男孩说,以后很少有人玩电脑了,手机都可以玩电脑上的大作了。

因此突然想写一篇关于云游戏的文章,如果有什么写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讨论。

第一个话题当然是云游戏是什么?

实际上云游戏在玩家圈子里面一直有两个定义,第一个是指并没有真的玩过游戏,而是通过某些渠道了解一部分游戏的内容。最常见的模式是看视频和评测,然后对游戏有一定意义上的理论了解。当然本文的云游戏并不是指这个,我们聊的是第二种定义,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种5G通信技术的衍生技术。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就可以了。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该段摘自百度百科)

小航母作为一个游戏玩家(其实我大学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上面那个生硬的定义我觉得不行,我给大家“翻译”一下。一台可以玩游戏的设备,可以把其分解为三个模块。分别是运算游戏的机箱(包含CPU和GPU),显示游戏画面的显示设备,以及反馈玩家操作的设备(键盘鼠标,或者手柄)。

早期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怎么发达的时代,主机,显示设备,以及操作设备这三样东西通过电路和通电线相连,构成玩家打游戏一个完整的设备。这样的搭配可以是电脑主机+显示屏+键鼠;也可以是游戏主机+电视+游戏手柄;到了如今甚至可能仅仅只是一台手机,只是性能差了一点。

随着通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IFI信道容量足够大且足够稳定的情况下,某些技术宅在家中可以用自己的主机运行游戏,但是游戏画面却投屏到手机或平板等可移动设备上,甚至是冰箱的显示板上。这个技术也渐渐被很多欧美游戏公司推广,这个技术称为串流(Link)。最知名的产品有Steam Link,简单来说到这时玩家还得使用自己的硬件来运行游戏,而能够串流的区域也被限制在WIFI能覆盖的这个局域网中。

随着华为引领的5G革命的到来,手机移动网也具有了更大信息吞吐容量,也更稳定。于是乎厂商们就开始推广云游戏,玩家只需要一个显示设备和一个可以反馈操作的设备,连上5G网络,剩下的交给云游戏服务商就行了。游戏运算全在云游戏服务商的硬件上进行,简单来说云游戏是5G通信技术加持下的一种串流技术。理论上来说玩家可以在任何5G网络覆盖到的区域上,哪怕是地铁中,景区里,甚至是高铁上。只需要一台小小的手机就可以畅玩各种3A大作,这就是云游戏这种技术已经能够达到的美好愿景。

问题是所有玩家都需要云游戏么?

很多人都说云游戏是未来,云游戏确实感觉科技感满满,或者说噱头满满。

玩家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显卡和设备,只需要一台手机就可以玩3A大作玩家不需要坐在电脑前。只需要一台手机,天涯海角都可以纵享游戏玩家不需要漫长的下载和安装时间,只需要一台手机,打开云游戏即可马上畅玩3A大作。

以上三个是小航母听到过关于云游戏最多的宣传。

但是身为玩家的我,不禁开始思考起几个问题。大部分游戏玩家真的需要云游戏么?云游戏有很多噱头,比如说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5G网都可以畅享游戏。可是作为一个游戏玩家我很好奇,我为什么要在公园,要在地铁,要在景区这些地方玩游戏?我为什么不能坐在家里面,坐在自己的游戏主机或者电脑前打游戏?我都出门了,我为什么还想着要在一些奇怪的,不舒服,有干扰的环境中打游戏?

就像我读大学时候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有人喜欢在宿舍或者食堂装模作样地学习,却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面如痴如醉的玩手机。为什么要在不该打游戏的场合打游戏?

很多云游戏平台宣传,一台手机畅玩3A大作。我身边有很多游戏玩家,包括有一部分典型的3A党。他们在玩一款游戏的时候,不仅仅追求的只是能玩,更主要是追求游戏体验。什么游戏使用什么设备,在什么分辨率下有多少帧,成了这类玩家圈子里面大家非常在意的东西。云游戏平台总是喜欢宣传用手机,用平板玩3A。可是3A游戏目标用户们,真的能接受在手机那种小的可怜的屏幕上(相比于电脑屏幕)打游戏么?有外接手柄还好说,没有外接手柄用虚拟按键对于习惯键鼠手柄的玩家来说那得多别扭啊。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说,你可以用智能电视或者电脑来玩云游戏,然后再配上游戏手柄和键鼠不就好了,那么问题来了整这么麻烦我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设备坐在家里面打游戏呢?主机党都知道,买一台PS5的钱远远不及买一台相匹配游戏电视花费的钱。

现在显卡不便宜,云游戏平台总是说什么玩家无需购买昂贵的设备就可以畅玩。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传统游戏业务,平台厂商只给玩家提供游戏软件,玩家得自己购买硬件设备。而云游戏相当于厂商既给玩家提供游戏软件,又得给玩家提供运算游戏的硬件。

虽然厂商说你不用的时候,服务器的算力会分给别的玩家,有“复用共享资源的机制”。但是再怎么共享厂商终归比传统厂商多出了硬件成本。任何游戏厂商开公司都是要盈利的,没有谁是来搞慈善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你是一个每年要玩很多游戏的玩家,云游戏平台真的比你自己传统平台消费低么?

有不少云游戏平台并不会让玩家单独购买一款游戏,而是类似会员订阅的包月服务。那么传统买断制游戏开发商在这种平台上要怎么计算收益?有多少传统买断制游戏开发商会舍得用自己最新的游戏作品加入这种模式?玩家玩的始终是游戏,而不是平台本身。尤其是买断制游戏,云游戏平台要怎么计算销量呢?

云游戏真的就一无是处?

如果你仅仅只是读了上面那段,一定会觉得云游戏一无是处,但事实真就如此么?本文不是尬黑云游戏,而是客观地聊一聊,云游戏也有一些传统游戏平台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云游戏在游戏展试玩活动中有着无与伦比的技术优越性,如果你经常参观游戏展,例如ChinaJoy这样的展会。你会发现很多厂商都会有一些试玩,知名厂商展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就算排到你了也只能玩一小会儿,因为你身后还有很多玩家在等待。但是有了云游戏就不一样了,主办方可以假设一个云游戏平台;参展商只需要提供游戏或者一个demo,海量的玩家借助云游戏平台就可以同时试玩,尽情地玩。

小航母再举个例子,例如某个游戏在在E3展上开设了Demo试玩,E3展会场在洛杉矶或者是西雅图。但是有了云游戏平台,一个中国上海的玩家也能够用自己的设备借助自己的设备同步试玩。会展结束厂商只需要关闭云游戏平台,就可以结束试玩,相比于传统试玩云游戏试玩能够好保护厂商游戏隐私和资源。2022年B站举办的游戏创作大赛,就开通了云游戏平台试玩渠道。将来类似东京电玩展,ChinaJoy,科隆游戏展等重要的游戏,在云游戏的加持下,参与的玩家会更少受到居住地的限制,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互联网通信科技远距离传输信息的体现。

还有就是现在游戏平台有很多,不少平台有自己专属的独占游戏,某些玩家只是特别想玩某个游戏,却对这个平台别的游戏不感兴趣。小航母做个假设,比如张三非常想玩《塞尔达:旷野之息》,但是对于Switch上别的游戏丝毫没有兴趣。按照传统的方法张三只能为此买一个或租一个Switch,但是有了云游戏服务。现在张三可以绕过Switch去玩《塞尔达:旷野之息》(前提是任天堂允许这么干啊~)

同理,有一些玩家他们并不是每年玩大量的3A游戏,但是偶尔有一部3A游戏会非常吸引这些玩家。如果为了这个游戏单独去配一套设备,成本确实太高了。但是有了云游戏平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借助云游戏平台可以让这些玩家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玩到一个梦寐以求的游戏。即使体验相比于用自己的设备差了一点,但是起码玩到了,胜在性价比高。每个人消费观不一样,云游戏刚好就很适合这部分市场。

云游戏平台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于多平台游戏,可以在移动端或者低配端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小航母以这个领域大名鼎鼎的《原神》为例,《原神》在手机端,主机端,PC端玩起来的质感肯定不一样的。借助云游戏平台玩《原神》是能够给予手游端玩家更出色的游戏体验。而且相比于直接使用手机玩游戏,云游戏能耗电量会更低,和看视频差不多。

其实云游戏还适用于一些人,就是有些人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即使买得起设备也没有时间能够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玩。而在大城市中,很多上班族实际上每天在通勤的路上会耗费巨大的时间,这些上班族其实每天有很多的碎片时间。云游戏能让这部分玩家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娱乐,同时还能体验到端游相同的内容。

总的聊一聊云游戏

目前云游戏行业,较为知名的是谷歌的Stadia平台,GameClub平台,亚马逊的Luna平台等。英伟达,网飞,微软,facebook,腾讯,小米,网易,字节跳动,米哈游等科技或互联网公司也在发展自己的云游戏业务。

小航母个人看法其实我觉得苹果挺适合搞云游戏的,众所周知苹果电脑并不是性能不行,只是不适合打游戏。在某些方面苹果电脑性能非常强,例如渲染视频。苹果本身有着海量的用户,以及完整的生态圈,苹果完全可以联手索尼开展云游戏业务,毕竟它俩都一个共同的敌人微软,敌人的敌人不就是朋友么?Only on PlayStation,让一部分玩家感受到了高贵,那Only on PlayStation&Apple,那岂不是双倍的高贵!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如果有什么说错的地方大家当笑话看就行了。

当然云游戏目前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行业内其实有非常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云游戏平台,其中很大一部分并没有脱离传统游戏平台的制约,没有形成完整的独立自主的生态圈。很多云游戏平台是根据steam家庭组漏洞,或者类似租号的性质给玩家提供游戏。目前云游戏市场还未成熟,但是随着云游戏影响力扩大,使用家庭组或者租号牟利这种行为,是不可能得到steam或者游戏发行厂允许的,这种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和盗版游戏没有区别。当然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小平台身上,大厂商例如谷歌这样的公司,旗下的平台是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甚至有不少大厂的云游戏平台也是残缺的,还需要依赖别的游戏平台。小航母举个最近的例子,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中顶尖企业,罗技是游戏及远程办公行业顶级硬件供应商。这两个大佬级的公司,合作出的云游戏掌机,居然还得依赖谷歌的Stadia,英伟达的GeForce Now,以及微软的Xbox云平台才能运行3A游戏。颇有几分自己花钱搭唱台给别人唱戏的感觉,不是么?

在中国,由于中国游戏市场消费的特殊性,大部分家长是不可能给孩子单独购买一台类似PS5这样的家用游戏主机。中国的客厅文化主要是由电视作为主导,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部分云游戏厂商目前也选择和智能电视合作,在智能电视中植入云游戏服务。知名电视大厂TCL就与腾讯的Start云游戏平台,推出带有云游戏服务的只能

也有不少云游戏平台选择与车企进行合作。如今这个时代的汽车,在内饰上屏幕数量和占比是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屏幕不仅仅只是服务于驾驶员,乘客也能享受。汽车厂商方面也越来越互联网化,就连梅赛德斯奔驰这样的接近百年的车企,其发布的车型EQS 450+先锋版不也推出了后轮转向年费订阅制服务么?我有个懂汽车的朋友,曾经因为这事还吐槽的说到“奔驰是不是招聘了什么游戏公司淘汰运营来当产品经理?"

其实成年人很多时候遇到堵车,或者接女朋友出去约会,亦或是接孩子放学,会在车里面呆不少时间。云游戏厂商和车企合作,等人的时候打上两局游戏不也是非常惬意的事么。相比于直接使用车载电脑运行游戏,云游戏不用担心车载电脑被娱乐需求分走太多算力,导致影响驾驶体验。

日本的ACCESS科技公司就和N-Dream游戏公司合作,已经制作出了AirConsole车载云游戏系统。中国方面,2021年的ChinaJoy上就展出过比亚迪和咪咕合作制作的云游戏DiLink系统。在美国方面,有技术宅展示过在特斯拉中控屏上使用Rainway云游戏软件的案例。

云游戏目前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模式,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小航母上文提到的私家车载系统以外,小航母个人认为航空客运,高铁客运上其实也可以推广云游戏。想想看那种中国飞北美,或者飞澳洲的航班,一飞几个小时,如果花上几十美刀就可以在飞机上畅玩一部3A游戏,我觉得这对于年轻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毕竟几千到几万美刀的机票钱都出了,再多加几十美刀可以让旅途变得非常有趣,我认为有不少人是舍得花这个钱的。

云游戏目前有大大小小的平台,能给予玩家的游戏体验参差不齐,而且收费模式也千奇百怪,甚至部分平台其实提供游戏性质有点像盗版。云游戏整个市场,在平台方面不少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公司或多或少都抢占了一席之地。玩家群体中,云游戏目前(2022年9月)并没有得到大部分玩家的重视。体验过云游戏,或者听说过云游戏平台的玩家不少,但是把云游戏平台当做主玩平台的核心玩家却很少。在游戏软件开发商眼中,云游戏也并不是核心平台,最多能算个备选平台。

作为一个玩家选择玩什么游戏,选择什么游戏平台,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是否选择云游戏,我个人觉得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以及需求来决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云游戏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后,会有不少平台被市场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样就涉及到玩家游戏记录是否能保留(例如成就,虚拟物品,游戏存档)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很在乎游戏记录的玩家,在选择云游戏平台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看上去不那么容易GG的平台。

这时候一定有小机灵鬼要问了,航母呀什么平台不容易GG呢!北京时间2022年9月30日凌晨,谷歌的Stadia平台宣布将于2023年1月关停,已经开始向用户退款了。

要知道该平台可是背靠谷歌大数据服务器,拥有着海量用户,有着自己标志性的硬件手柄,以及创立初期便得到法国游戏巨头育碧鼎力支持的平台,然而他确实GG了。所以你问我哪个云游戏平台不容易GG,小航母诚不欺大家,说实话这我也不知道呀!当然我也可以高情商的说,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我是小航母,一个业余的游戏博主,你的关注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