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了,大厂!我有了更好的选择_电竞网

拜拜了,大厂!我有了更好的选择

来源:电竞网 2022-07-07 14:43:37 电竞资讯

转载/ 51CTO技术栈,作者千山、云昭,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

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一轮“优化调整”,来到了游戏直播领域。继企鹅电竞官宣将于6月7日停止运行之后,虎牙、斗鱼被曝要大规模裁员了。

据Tech星球消息,虎牙近日整体大裁员,其中200多人的国际化业务裁员比例高达70%;国内业务团队裁员20%,主要集中在云游戏等创新部门。对此消息,虎牙表示不予置评。

斗鱼也在近期开启裁员,整体裁员30%,主要涉及游戏商务、直播经纪业务。斗鱼回应称:没有大面积的裁员,只有一些正常的人员优化调整。

转眼间,2022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对不少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来说,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委实有点魔幻,大厂裁员风波频发。本来内卷就很严重的程序员们深感日子越来越难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焦虑,你就输了

开年以来,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被披露进行批量裁员,包括滴滴旗下橙心优选整体关停,阿里巴巴旗下飞猪宣布裁员,腾讯旗下小鹅拼拼发布停运公告,字节跳动财务投资部门彻底解散,还有美团优选、快手、京东、有赞均开出了裁员名单……每次消息传出均会引发舆论热议。被一波“优化”的人很惨,而留下来的人为了避开随时被“毕业”的命运,也陷入了更加水深火热的生活。

至于裁员的原因,网上相关讨论文章不计其数。从表面来看,简单归因无非以下几点:

第一,流量见顶,蛋糕不够分了。说白了,互联网的流量生意不好做了,平台获取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但用户给平台带来的回报却越来越少。稍微留意一下各大互联网大厂2021年的财报,就可以发现“承压”成为了互联网广告营收的主基调。

阿里巴巴、腾讯的广告收入在2021年第四季度“史无前例”地出现了负增长。如果连续去看一整年的走势,不少大厂的广告收入增速也都是一路直降。

第二,创新业务被砍,故事不再新鲜。总的来说,互联网行业发展快、迭代快,身处其间的公司普遍都有一种危机感,需要不断扩展新业务,不停地跑马圈地,以防别人弯道超车。但如今,在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渐次消失的态势下,创新业务绝大多数“中道崩殂”,砸钱扩张的策略不好使了。

就像本来专注出行的滴滴以“橙心优选”开道,希望在“社区团购”这个领域里分一杯羹,结果血本无归。早在2021年Q3财报中,滴滴就确认了受橙心优选影响投资亏损208亿的事实。最终,橙心优选于去年年末正式从滴滴出行APP中下架,昭告着这项业务彻底黄了。业务死了,团队自然就不需要了,收缩阵地、降低成本才是重点。

第三,监管加强,紧箍咒开始起效。从 2021 年开始,监管平台型经济的政策一出再出。2022年新年伊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1月5日在其官网公布了对腾讯、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的1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业界普遍认为,这张反垄断罚单,再次彰显了监管层对于资本在平台经济领域的无序扩张问题、平台借助并购限制竞争、涉嫌垄断等问题的持续关注。当监管肉眼可见地变得越来越严格,资本自然变得谨慎,再看看中概股暴跌的惨状,层层传导下,裁员几乎成为必然。

对于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大厂的裁员潮,应该如何看待?

首先,要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高歌猛进的时代确实已经落幕,现在不少公司裁员都是为过去几年的非理性扩张还债。

其次,互联网行业之所以会频频出现令人咋舌的集中裁人,绝不能单纯归因为大环境的变化。主要是这十几年来互联网企业扩张太容易了,以前的日子过得太好,哪怕只是增速放缓也会有心理落差。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风口过了,不是雄鹰估计也飞不起来。

再者,不要迷信大厂。很多人对大厂有滤镜,认为其高手云集、自带光环,但事实上,大厂的员工招募很多时候可能并不理性。比如遇到增长瓶颈时,与友商竞争时,用“加人”的方式展示其决心和策略,这种盲目的方式通常会造成协作效率低下、组织臃肿、尾大不掉。

最后,无论外界如何唱衰,互联网依旧在收入最高、最有成长空间的一批行业之列。近一年来,关于“互联网快不行了”的论断也常常出现,同时IT从业人数的庞大也导致其内卷程度越来越严重。但总的来说,横向比较中国的其他行业,互联网行业依然是赚钱的行业。在美世的调研里,2022 年唯一一个被预测年度涨薪在 7% 以上的行业,就是互联网行业。

美世咨询(Mercer) 2021-2022年度调薪的调研数据

而互联网行业的裁员潮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贩卖焦虑已成流量密码。流量裹挟下,一个坏消息可以持续地、人为地被放大,而程序员本身基数较大,而且是一个危机感相对较重、优胜劣汰法则明显的职业。这种特质,加上舆论诱导,很容易就形成人人自危的氛围。

诸如996、员工猝死事件,实际并非互联网行业独有,但只要牵扯到某些大厂,那么很容易就会引发讨论度。一次次群情激奋下,这种行业印象会被一次次加固。而同样的事情也会在其他行业发生,但由于极少有人发声,而且也激不起声浪,自然而然被人忽视、遗忘。所以,焦虑,你就输了,因为你只是被舆论利用了情绪。

2、如果互联网真没得玩了,那就换地图吧

不过,如果退一万步来说,你真的觉得留在互联网行业也没多大意思,而躺平又过于无聊,那么就另选地图吧。据笔者观察,有这么几条可行的道路,希望能给到诸君启发。

1、创业。时代变了,不用把创业想得过于高大上,但同时也需要谨记:你赚不了自己认知之外的钱。写代码只是一项技能,可贵的是你的思考和眼界。在笔者认识的人中,有程序员办过培训班,做过平台讲师,也有人做自媒体,开发App,也有人从副业做起,做出规模了再转正职,其中,收入可观者不在少数。当然,甄选创业赛道时,最好还是仔细观察,不要跟风,尤其是不要进入巨头的领域专投注细分市场,否则极有可能坑到自己。

2、接外包。虽然接外包听起来不怎么样,但很多企业外包比例逐年升高是一个显著趋势,这也意味着这个行当不愁饭吃。从更实际的角度考虑,接外包赚到钱的速度更快,不需要太长的积累期、沉淀期。如果周边有人脉,能接触到比较多的客户,或者接手政府项目,那依靠这份工作也能过得相对滋润。

3、考公。正如有人戏称,“宇宙尽头是体制”。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能考上这些单位进入体制内的话。对于程序员来说,薪酬的下降可能需要适应,但规律的生活节奏也许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上比较稳定,无需忧虑年龄增长后的转型问题,而且长期不需要为收入问题担心,相对来说,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4、跨界。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许多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智能硬件等实体产业的“工厂”加大了人才吸引和激励力度。跨界进入“工厂”的数字化相关专业人员越来越多。从当下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态势来看,“脱虚向实”是趋势,从“互联网大厂”到“工厂”的流动也在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图源:中智咨询2022年管理创新大会

3、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无畏焦虑没有必要,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却非常必要。

首先,了解如何“自保”。万一遇到违法裁员,作为弱势的打工人如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一位网友给出了如下建议:

只要不主动提出离职,公司只能通过谈条件来让员工主动离职。

只要不是暴力裁员,企业都会用协商离职的方式处理裁员。

一般企业不会主动给2N,除非员工在仲裁环节可以主动出示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据。因此,通常来说,让员工自己离职的协商条件都是N+1。

所以不建议盲目追求2N,但也不要什么都不看就签字,如果条件不满意就熬着。如果企业不小心出了昏招再去仲裁,大概率能赢。

然后,掌握“主动权”。等事到临头再想出路极为被动,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点入手早做准备:

1、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在专业技能上持续精进,有条件的话,尽量发展第二技能,提升抗风险能力。

2、保持职场竞争力。在负责的领域有所成长,对外有拿的出手的成绩;在做事的同时,保持复盘的习惯,避免犯相同的错误;隔一段时间改一改简历,积累面试经验。

3、转换视角。有意识地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业务;对于业务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性,了解其在业内的水平;对团队状态留心观察,能发现组织的问题在哪里。如此一来,至少能对公司发展的整体情况有所掌握,一定程度上知道老板在愁什么,自己还能做什么。有时候,这种思考不光可以让人“预知”何时会裁员,也可以给自己一个“什么时候想主动离开”的信号。

2022年以及未来几年,互联网的主旋律必然还是“开源节流”,裁员潮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止息。对此,很多人或有不安,或有疑虑。但正如罗斯福所说,“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这种难以名状、失去理智和毫无道理的恐惧,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外面的世界没有想象中安全,也没有想象中危险,即使你被裁员了,你也不会因此贬值,即使你没有被裁员,你也不需要永远困住自己。实际上,你还是你自己,什么都没有改变。

点个关注,更多数据分析的那些事儿听我慢慢跟你道来!